欢迎访问淮北机关党建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工作 > 组织建设

“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案例展示——市社会保险征缴稽核中心党支部:青言亲语话社保

发布时间:2025-09-01 08:31 来源:淮北市机关党建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编者按:

主题党日是党支部组织党员按照明确的主题在固定时间开展的组织生活,是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规范主题党日制度,提升主题党日政治性、针对性、实效性,让组织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案例展示》专栏,对主题党日案例进行展示,供大家交流学习。本期推出《市社会保险征缴稽核中心党支部:青言亲语话社保》。

青言亲语话社保

——锻造青年先锋队 唱响社保好声音

一、背景起因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社保政策迭代快、专业性强、覆盖面广、群众需求多元,但在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普及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传播壁垒高。社保政策涉及缴费、待遇、资格等多方面,规则相对复杂。政策文件专业术语多、条文严谨,与普通群众的日常语言和认知习惯存在较大差距,对政策的理解存在较高门槛,易产生误解或遗漏关键信息,导致“看不懂、听不懂、记不住”现象,形成传播壁垒。二是互动效果弱。传统宣传多依赖单向灌输式,如张贴公告、发放手册、官网发布等,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吸引群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主动关注和深度参与,传播效果有限。三是队伍欠活力。宣传队伍往往面临业务工作繁重、专业宣传技能不足,特别是新媒体运用能力、创新动力不够、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宣传工作的常态化、高质量开展。在此背景下,亟需探索一种党建引领、青年担当、形式创新、效果显著的社保政策宣传新模式。

二、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25年8月18日

2.参加人员:机关及局属单位(科室)负责人、市社会保险征缴稽核中心党支部党员、社保宣传队伍成员。

3.活动安排:①组织人员赴市行政政务服务中心人社综合窗口,开展业务培训与“走流程”活动,体验办事流程,了解群众对政策宣传的需求;②联合传媒中心制作“青言亲语话社保”宣传短视频,强化宣传效果;③开展“业务问不倒”知识竞赛,提升宣传业务技能。

三、特色做法

一是聚强度,培育宣传主力军。深入研究青年成长规律,通过自我推荐、内部竞选、部门推荐等方式,选拔业务熟的“政策通”、经验足的“经办手”、网感强的“新青年”,统筹组建 10人复合型青年宣传队伍,涵盖社会保障、就业创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领域业务骨干,确保队伍结构合理、基础扎实、能力互补。探索出了一条“以青年力量讲好社保故事、以社保实践淬炼青年先锋”的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新路径。

二是淬精度,练就宣传真功夫。建立常态化、实战化的能力提升机制,多维赋能练就政策解读真功夫。基础夯得“实”。青年干部深度参与编制370余个标准化流程、梳理160余项政策,以业务流程再造倒逼知识升级,为精准解读筑基。政策跟得“紧”。定期组织专家深度解读新政难点,动态更新1400余条高频政策问答库,开展“业务问不倒”知识竞赛4场次,确保政策把握精准、口径一致。技能提得“快”。常态化安排青年到核心窗口“走流程”、到“办不成事”窗口轮岗,深度了解群众办事难点痛点,确保宣传内容更符合群众需求,修好“基层实践课”。

三是添温度,唱响宣传好声音。打造“线上+线下+艺术化”立体宣传矩阵,将宣传过程转化为服务改革、推动落实的实践锻炼。线上传播“活”。创新打造短视频访谈栏目“青言亲语话社保”,青年干部以“专业知识、故事叙述、案例分析、通俗语言”的方式出镜解读政策,视频号、微信号、抖音号同步传播。线下服务“近”。设立“流动仲裁庭”、开展“百名仲裁员服务千企”活动,组织青年深入社区、企业、招聘会及“红淮集市”现场,为企业群众送政策、送服务,将政策宣传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 修好“党性锻炼课”。艺术表达“暖”。将社保政策融入文艺创作,青年干部积极参与创编《青年社保人向党报告》、《嵇康故里的社保人》等文艺作品,传递社保温度。

四是拓力度,激发宣传新活力。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成长机制,让宣传成员有干劲、愿创新、能坚守。轮岗交流“育全才”。将宣传嵌入干部交流轮岗体系,让青年干部熟悉全领域业务,培养懂业务、擅宣传复合型人才,对优秀宣传骨干在培训、提拔上予以倾斜。挂职锻炼“强筋骨”。制定窗口轮岗管理办法,将做好窗口一线宣传工作纳入轮岗职责,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等挂钩,对连续2年获评窗口“优秀服务个人”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晋级,并在“两优一先”评选、推优入党中优先考虑。考核激励“增动能”。制定专项宣传考核方案,开展“宣传工作优秀个人”评选,有效激发宣传队伍持续创新、锐意进取的活力。

四、成效启示

“青言亲语话社保”主题党日,创新亮点在于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修好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三门课”要求,实现了“青年培养”与“政策宣传”的深度耦合创新,在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同时,更推动了社保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宣传理念创新,党建业务更加融合。“青言亲语话社保”宣传品牌坚持党建引领、青年为本、需求导向、融合创新,将社保政策宣传作为年轻干部“理论学习课”(深钻政策)、“党性锻炼课”(服务为民)、“基层实践课”(直面需求)的融合实践平台,实现党建与业务、育人与宣传的同频共振。

二是宣传主体创新,表达方式深受欢迎。青年干部知识学得快、服务有热情、善用新媒体、工作肯创新,通过深度参与知识库建设、窗口轮岗、技能培训等淬炼,练就政策解读真功夫。同时运用青年视角、青春元素、网络语言和艺术形式,对社会保障政策进行精准化转译、场景化演绎与聊天式表达,以亲和力的青春之声打通了政策“高大上”与群众“接地气”之间的传播壁垒,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

三是宣传模式创新,宣传效能提质增效。打造“线上短视频+线下亲民活动+艺术化表达”的立体传播矩阵。推出“青言亲语话社保”系列短视频9期,浏览转发量超12万次,群众普遍反馈政策“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宣传效能倍增。该做法被人民网和《中国青年报》宣传报道,被省人社厅《安徽人社简报》第31期采用。情景剧《社保情暖夕阳红》等3部作品获全国及市级奖项,实现了政策宣传从“文件语”到“家常话”、“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转变。

四是宣传机制创新,青年干部得到淬炼。“宣传效能”与“干部成长”互促机制的建立,推动宣传工作深度嵌入干部轮岗交流培养体系,11名青年完成多岗位历练,13名青年因表现突出获得提拔,形成了“宣传出彩、干部出彩”的良性循环,有效激发了宣传队伍持续创新、锐意进取的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